一名中年婦人有泌尿道感染,腹部與腰部也經常感到疼痛;
有天終於忍不住疼痛,立即至醫院檢查;經超音波檢查發現
右腎異常腫大,原來她的腎臟已經出現水腫。所幸,經過治療後已經康復出院。
▲一名女子泌尿道感染、腰痛,檢查後發現是腎水腫。(示意圖,非當事者/記者李佳蓉攝,下同)
什麼是腎水腫
腎臟的功能是製造尿液,再將尿液收集到腎盂後
經過輸尿管傳送至膀胱、排出體外。當其中一1段的尿路有阻塞的情形
泌尿系統會產生壓力,此時尿液會逆流回到輸尿管或是腎臟
長期下來導致腎臟水腫、腎臟過濾速率降低,嚴重時恐造成腎臟萎縮。
腎臟水腫(Hydronephrosis)也稱為水腎或腎積水
從字面上來看,像是腎臟淹水,但其症狀是腎盂擴大,導致尿液都積在腎盂中。
腎水腫原因分2種
腎水腫的成因眾多,可以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2種:
.先天性:通常為尿路阻塞居多,最常見的原因為腎盂輸尿管接合處阻塞
由於先天腎臟發育不全的人,腎盂以下的尿路較脆弱
尤其輸尿管容易扭轉、發育不良,使得尿液無法透過輸尿管的蠕動輸送至膀胱。
此外,膀胱輸尿管交接處狹窄、後腹膜腔纖維化皆屬於先天性原因,通常發生在嬰兒及幼童居多。
.後天性:多為疾病所致,如泌尿道感染、腎結石、輸尿管結石、
腎臟發炎、攝護腺肥大、腎臟腫瘤、脊椎損傷、神經性膀胱、膀胱腫瘤
或是懷孕子宮變大壓迫到輸尿管皆可能導致尿液積蓄在腎盂裡面,造成腎臟腫大。
腎水腫的症狀
腎臟水腫的症狀可以分為急性與慢性2種:
急性腎水腫:因腎臟壓力增加,病患會感到背部痠痛
有些人會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血尿、高血壓等症狀。
急性腎臟水腫屬於可逆現象,只要及早發現,通常能透過治療改善。
慢性腎水腫:此類的腎臟水腫進程緩慢,病人通常不會出現症狀。
然而隨著腎臟水腫持續惡化,腎臟皮脂也會跟著變薄,此時腎臟如同囊腫般
要透過手術改善相當困難。
▲有些患者會有嘔吐症狀。
此外,依照腎臟水腫的程度,可分為輕度、中度、重度3種:
.輕度腎水腫:腎盂有輕微的擴張情形,症狀不嚴重,及早治療便能維持腎臟正常的功能。
.中度腎水腫:腎盂有明顯的擴張、腎臟外型已逐漸腫大。
.重度腎水腫:腎臟皮脂已經變薄,代表水腫的情況已久
此時的可逆性不高,有些病患甚至出現纖維性的發炎,最後將導致腎臟萎縮。
治療腎水腫,改善腎功能
醫師可以透過腎臟超音波、電腦斷層攝影或靜脈腎盂攝影來檢查患者的腎臟。
治療的目的在於緩解症狀、改善腎臟功能,醫師會依據病因來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:
.輸尿管鏡:輸尿管有結石,可以使用輸尿管鏡來將結石取出。
.體外震波:若為腎臟結石,則需要將結石震碎。
.抗生素:若病患為泌尿道感染所併發的腎臟水腫
需先服用抗生素來解決泌尿道感染的問題,之後利用「經皮腎造廔管」
將管子插入腰部皮膚,引出感染物質。
定期追蹤預防腎水腫
患有攝護腺癌及攝護腺肥大的男性,或是因糖尿病引起的神經性膀胱病患
容易有腎臟水腫的問題,建議要定期追蹤腎臟功能,時時注意是否併發腎臟水腫的問題。
此外,定期檢查腎臟功能時,不能只單看肌酸酐(CRE)和腎絲球過濾率(eGFR)的數值
這是因為腎臟水腫不一定會馬上影響到這兩者,若驗出數值異常時
腎臟水腫的程度可能早已相當嚴重。
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、診斷或治療。
本文資料來源自:Hello醫師《「腎臟淹水」別輕忽!了解腎水腫的原因與症狀與治療方式》